跳到主要内容

14

《道德经》第十四章通行本原文:

视而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

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

其上不徼,其下不昧,绳绳兮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

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

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

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
译文:

看不见,叫做“夷”;听不到,叫做“希”;摸不着,叫做“微”。

这三者形态无从细究,它们原本就混为一体。

它的上面并非光亮;它的下面也不阴暗,它延绵不绝无法名状,最后仍回到无物的虚空状态。

这就是无形的形状和无物的形象,叫做“惚恍”。

迎着它,看不见它的头,跟着它,也看不见它的尾。

根据早已存在的“道”,来考察现今的具体事物,我们就能了解宇宙的起始,这就叫作道的规律。

逐句解释:

视而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

夷,灭也,即无形。希,静也,即无声。搏,触摸。也有记作“㨉”;㨉:抚、摹。即“道”,看不见叫做夷,听不到叫做希,摸不着叫做微。这就是“道”的形状和形象。

此三者不可致诘(jié),故混而为一。

致,推。诘,问。夷、希、搏这三样不能细究推理,它们本来就浑然一体。“道”这个东西说不明白,无法解释透彻。

其上不徼(jiǎo),其下不昧(mèi),绳(mǐn)绳兮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

徼,明也。昧:暗也。它上面并不明亮,下面也不黑暗。绳绳者即绵绵不息。它延绵不绝无法描述。它的运动和存在最后会归于空无。这就是“道”的状态。

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

所谓没有形体的形状,没有物体的形象,就是惚恍。惚恍:若存若亡、似有似无。“道”这个东西就是恍恍惚惚,好像有,好像没有。

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

观察恍惚的时候,从头看不见首,从后看不见尾。总之就是搞不清楚,似有似无。

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
秉持自古就存在的“道”,来考察理解现今存在的事物。以此能知道古今的起源,也就是了解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。

心得总结:

这章老子不再谈无为而治以及人道之类,而是回到了什么是“道”这件事情上,即天道。老子试图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“道”,有什么意义。

“道”不可被感知,看不见,摸不着,虚无缥缈,却又真实存在,它支配着万物的运转,是“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”。只有掌握了其变化运动的规律,才能了解“道”,了解“道”所支配的世间万物。

掌握“道”的运行规律是驾驭和管理万事万物的关键,要去追求最本质的规律,只有这样才能接近”道“。这些规律是自古就存在,且亘古不变。万事万物都在遵循这些根本规律,即便事物在不断运动变化,但“道”不变,所以要追根溯源,认识世界的本质。

这是一篇略带玄乎的哲学篇章,即事物有着不变的规律,也有着不断运动的规律。比如大地、空气、阳光、水土,这些自然环境基础属性是不变的,人需要吃穿住行的需求也是不变的。但基础属性的应用和提取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在发展了,运动着;时代的变迁,人对于基本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运动和变化。所谓波浪式前进,螺旋式上升,也是这个道理。总体上,根本上的东西是不变的,但具体到某个细节,某个具体的事物,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。

老子依然没有论证这些逻辑关系,他只是下了定义。“道”这个东西,无法描述。它看不见,听不到,摸不着,恍恍惚惚,不见首尾,从根本上支配者万事万物,认识和是遵循它,便能知古今起源和事物的本质了。

道可道,非常道。那么说了这么多,究竟“道”是什么呢?

附帛书版:

返回目录   上一章  下一章